搜狐动漫:国际动漫市场大概是怎么样一个布局?中国所处的位置?
李甫:如今的国际动漫市场正处于三足鼎立的局面。
搜狐动漫:如今有上千家动画培训机构。您觉得现在整体培训行业存在哪些问题,未来有哪些发展趋势?
李甫:目前大环境非常好,很有青春活力,很多国外的工作室也在逐渐认识中国的制作团队,而且国家也在大力扶持。但是与此同时,也有问题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我们买食品的时候会有ISO认证,但是目前就动画培训这个行业来说,尚未有这样的标准化。如何培训,培训得怎样都由培训机构自我掌控,而有些培训机构不愿意把精力放在培训上,把教育当成暴利行业来运作,对质量的考量却是其次了。
从发展趋势来看,其实动漫培训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都会有导入期、成长期与成熟期,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行业会越来越趋向标准化。同时,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也会从战国纷争时代重新洗牌到寡头时代。从培育方向来看,我想教育会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多元化分级,比如,有初阶,中阶和高阶三种组成方式。未来我们会加大初阶教育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将接触到动画、了解动画,同时,我们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到高端培训当中。我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组建动漫产业的人才架构,推动电影工业、动画产业、游戏产业的发展。另外一个方面,是培训和职业功能的关联越来越密切,我们将有限的时间都用到实际操作当中,并用当下热门的商业项目来培训学生。还是那句话,让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
搜狐动漫:您认为中国动漫原创行业想要发展起来最需要什么?最欠缺什么?
李甫:其实每个行业想要发展起来,最需要的还是人才。拿美国来说,卢卡斯、卡梅隆、皮特•杰克逊等众多大师的崛起,带动了整个电影业的发展。他们通过天马行空的创意和酣畅淋漓的视觉带给全世界一次次的电影革命,可以说是特效电影的开山鼻祖。而日本的几个创作大神的出现,比如手冢治虫、鸟山明、车田正美、藤子f不二雄、宫崎骏等,不仅带动了整个日本市场的发展,影响了一大批动漫制作人,为产业带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他们还将日本动画划分出明确的时代风骨,我们甚至能从画风上,看出是什么年代的作品。
回过头来看,我们会发现中国创意人才的生命力总是短暂的。比如,90年代的时候,国产漫画呈现出全面振兴的态势,那个时候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漫画作品,比如《雪椰》、《小山日记》等等,但最终都不了了之。我想这和作品的新颖程度有很大关系,读者看来看去总是那点东西,过不了几天也就审美疲劳了。我们非常遗憾地看到,中国有5000年的历史,但是如今拿得出手的卡通形象,仅仅只是孙悟空。教育心理学家说,小孩子在4、5岁时,模仿能力要远远超过创新能力。那么从国产动画的“山寨指数”来看,我们还处于学龄前的阶段。
这个时候,有的朋友会说,这说明我们缺的是创新的观念。没错,我们是少了观念,但观念毕竟是人产生的。所以从根本来讲,我们缺少的还是人才。但并不是说,我们缺少电影链条的每一种人才,比如我们的原画设计,虽然很多都模仿了日本画,但是终究有自己的优势——个性分明、颜色亮丽。我们缺少的是导演级别这样的究极人才。
而这也正是我们完美动力的使命。关于未来,我们希望能为更多有志于从事动漫设计工作的学生提供一个接触、了解乃至精通动漫行业的平台,为大家提供一个进入动漫行业的契机和渠道,让国产动漫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同时,我们也将致力于打造集研发、实施、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培训机构;成为职业发展过程中最可信赖、最具价值的培训学院以及家喻户晓的动漫职业教育领先品牌。我更希望,各位未来的动画达人们,能够做出经典、卖座的动画产品。
搜狐动漫:您更看好动画产业发展还是漫画产业发展?原因是什么?
李甫:不管是动画还是漫画,总归来说,中国人对视觉的要求往往要稍高于情节的要求。这个从地铁里,拿psp的数量要远远超过拿ndsl的数量就能看出来,即使我们知道很多经典游戏都是任天堂出品的。
也许有的人会说,日本漫画的接受度在中国也很高。这是没错,但是我们看《火影忍者》的时候,往往是坐在电脑屏幕前,而不是在台灯下了。在中国,日本动画以及漫画周边产品的消费量要远远高于漫画产品。动画产品将成为动漫产业的主流,这也许也正是时代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吧。
搜狐动漫:您觉得国际动漫进入对国内原创动漫产业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李甫:最大的影响出自两个方面,但于我而言,都是好的方面。一方面的影响源自对人的影响,国际动漫闯进中国,将最新、最前沿的理念、形象、技术、文化带进中国,而国产人才超高效的“克隆”能力(让我想起卡卡西的血轮眼),让我们能在原版动画的基础上,出品自己的山寨版或山寨创新版——国外有了《钢铁侠》,国内就有了《机器侠》。但我并不是说模仿不好,在此我要为模仿正名。没有人能从2岁一下子就变成20岁,4、5岁的模仿阶段是必然要走的路。没有创新不是说我们的创新力不够,而是我们模仿的还不够多,不够精准,并且没有在原基础上加以改良。很多成功案例的流程都是模仿,然后改良。比如第一个生产手机的企业是摩托罗拉,而第一个让手机走向世界的却是诺基亚。再比如日本从唐朝引进了唐刀,却做出了世界上最锐利的武士刀。这都是很好的案例。我想国际动漫的观念,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这一代的动画人。另一方面是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国际动漫的进入,无疑对原创动画的市场有了很大的冲击和侵占,但是为了保护国产文化我们就应当灭绝国际文化么?为了鹿的生存就要杀死所有的狼么?过不了几年,我们就会发现,在体制保护下的文化是一种臃肿、安逸、停滞的文化,没有“在野文化”的侵蚀,国产动画文化只会自我枯竭。所以从反面来看,如今世界越来越平,文化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很多电影都是全球同步上映的,而这正让国产动画创作者越来越惶恐,但是也正是基于这一份惶恐,我们才能越来越警觉,越来越有效地提升自我,不管是技术,手法还是文化。
搜狐动漫:您怎么看待国内众多的接国外动漫外包项目的情况?这对中国原创动漫行业的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
李甫:其实我们回过头看日本和韩国,两个如今的动漫强国,过去都曾经大量做过外包。从整体经济来看,中国作为世界的大加工厂,很多商品上面都打着“made in china”。我们时常觉得加工过程就是:操劳归自己、利润归别人。但是我更想把加工、外包过程当成是实习期,而我们也通过这种实习与国际高手同台演绎,共同来完成一部动画大剧。我认为这种方式能迅速了解和掌握国际动漫制作的经验,对原创动漫也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搜狐动漫:请谈一下如何看待动漫业与网络的结合
李甫:CNNIC《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位。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就此看来,网络已成为推动文化发展最有效的媒体之一。这种推动作用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网络作为动画内容的承载物。我想多年之后,网络内容会进一步地规范化,而非法以及盗版视频将在国家的重拳打击下,销声匿迹。这个时候,收费视频、电影、音乐会走进民众的生活,这种模式已经在美国发展了很多年,比如一家视频网站买下一部电影的版权,然后可以网站上进行收费下载,点击率的多少,直接影响收益。我想那个时候,我们甚至能把这种收益称之为“网络票房”,也作为评价一部电影水准的统计数字。二是网络作为动画产业的先行者。说白了就是通过网络来推广动画产品,这在如今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手段,网络到处可见电影海报、预告片等等,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预告方式。而我们完美动力公司,对网络的建设同样是非常重视的,我们搭建了与动漫爱好者的空中交流平台——完美动力动画网。目前,已拥有会员13万左右。从小的方面来说,通过动画网,我们就公司最新的作品、最爆料的资讯发布出去;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也在不断整合动画文化,希望不仅能在新闻层面,而且在操作、创意、思路方面都能让同道之士有所获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富坚义博| 幽游白书同人漫画系列 少女动漫| 纯纯少女风美图
BLEACH| 死神BLEACH中各番队队牌 CLAMP| 临摹:阿修罗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