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对话:动漫创意产业与市场营购模式(3)
提问:
我是搜狐动漫的记者,我向路老师提一个问题,我们大学很多模式都是直接与企业合作,我们动漫领域是不是将来有类似的结构很好的动漫与市场结合,我想问传媒大学在这方面有什么想法?或者是今后有什么行动?
路盛章:
谢谢。我觉得人才问题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关键,我有幸去了韩国很多次,也参加过国际的几个论坛,其中呼吁最高的一个呼声就是我们现在缺什么样的人才,就是缺最高级的策划性的人才和最高级的创意性的人才,而且这两者如何结合。我到韩国去很惊讶,美国人发言我们最缺的是高端人才,日本同行说我们缺高端人才。所以,我觉得一个大学的定位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比较实力强大的综合学科的学校,我们动画专业的目标应该定在培养比较高端人才上。我报告大家一个数字,中国目前已经有447家动画学院,在校生有46万人,我请问我们的动画片已经发展到10万分钟了,今年很可能到12万分钟,我们的片子为什么孩子们不爱看?为什么没有达到《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樱桃小丸子》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们却精品,我们缺少在动漫美学指导下有动漫特点的产品,而这个作品的出现,就像刚才我的同行讲的,他是一个商业和艺术结合的模式。所以,中国传媒大学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必须要两方面知识都教,一定要开制品人的课,要开市场动画产业的课程,否则一个好的创意是不能推广开的来。所以,不要一看到商业的东西就怕,同时商业的东西不是完全以盈利为目标,置社会公益于不顾,而首先进入市场的一定是符合艺术质量标准才能进入的。所以,这两点必须要结合,就是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因为技术、科学发展的非常快,我给CDMA手机做三年的广告,CDMA的老总就跟我说路先生只要你提出一个想法我就可以实现,所以技术不是问题。我觉得现在首先是人的脑、人的IDEA、人的创意是最重要的。所以,中国传媒大学要把自己的学院办出来的话,我们就要坚持两方面的方向,既不能完全是艺术,又不能完全是商业,两者应该有机的结合,我写的教学计划是这样的指导思想。
今天特别感动的是孟老师的发言,他发言里面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你有资源不见得能变成优势,我们中国人一提就是有五千年的文化,手冢治重怎么搞的动画呢?是来中国看了万籁宁先生搞的铁扇公主,我们很骄傲,但是我们中国文化内涵掌握了多少、中国精神到底是什么?再有,现在已经是文化共享的时代,美国可以做熊猫,可以做功夫,中国的元素人家也可以用。日本我非常崇拜手冢先生,再就是宫其俊,他大部分的题材不是日本的,他的龙猫是自己的,其他的都是外国的东西。米老鼠、唐老鸭,最典型的是白雪公主,到今天长盛不衰,是格林童话。今天我有一个年轻的教员想做安徒生的同化,我说你做吧,这很好,不要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所以,我们的观点要摆正,将来就是靠创意,人家可以做熊猫,可以做功夫,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要抗议,说熊猫为什么是鸭子,我觉得可笑,人家做的很好,熊猫不仅属于中国人,而且属于全世界,人家做的熊猫很好,平民式的,熊猫成为了一个英雄。人家为了做这个片子一共是十年的时间,这个作者研究中国问题,做了五年。我们试想中国到现在大陆内地,包括台湾,台湾有了钱之后和香港有了钱之后,我个人认为都没有重视原创,他们都是生产,现在又红英、红广,他们认识到原创,但是已经晚了,香港有一个麦兜是很棒的。我们为什么远远落后于日本和韩国,因为我们原创没有跟上。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如何转化这个桥梁,我们谈的是产业,产业第一环一定是高质量的原创,因为今后在文化共享的局面下,人家可以做,没有版权保护的。所以,这是我们一个挑战。所以,我们传媒大学要有自己的特色,因为我考察了全世界的大学,有的学校现在还是全程制作,这是他们大学,像法国的大学就很明确,就是搞商业,我的人才迪斯尼在等着,(英语)学校就是培养实战性人才,两方面都不可偏差,贵在两者结合。动画片一类是实验动画就是(英语),一种动画是(英语),这是不矛盾的,我们高校有责任鼓励创意,鼓励从美学上和技术上探索,很快的转化成生产力用到商业片上。想当年迪斯尼是这样的,我们最喜欢的一版迪斯尼是1941年的(英语),他用世界名曲做的跳舞那个片子,到今天长盛不衰,他是经典。我个人认为经典是不会褪色的,我有证据,因为现在我给我的学生看《大脑天宫》的时候,学生睁着眼睛看中国有这么好的动画,他们是看日本动画长大的,日本的动画非常棒,但是艺术美学要有个性化,在统一潮流下一定要有自己的面孔。所以,在我的学校我强调创意,我强调你的形象一定有特色,否则你站不住。大眼睛、头发是这样的,我感谢日本的同行发明了这种形象,他风靡全球,但是仅有如此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在这个行业里面创造各种各样的形象,百花园才会更丰富。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要鼓励学生不一样,要去创意,要去想。但是,同时不能没有商业头脑,当然将来有完善体制之后,制片人管什么,策划家管什么,市场调查公司管什么,有一个产业链,这是专业化的问题。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是把科学和艺术,艺术和市场结合方面,应该设置这方面课程。谢谢!
提问:
像电影公司希望看到很多这样的动画影片,这些漫画当然是很好的,在中国您是否也能够看到很多这样的电影,制片人创造出很好的漫画人物形象呢?
陆蓉之:
像今天的电影,像一些动画片的制片人,像在今天的上海,像一些动画影片的制片人今天我们请他们过来了,但是因为他们在上海,所以今天没有过来。
提问:
我想问的问题是中国有5000多个动画制作公司,在日本应该是不到700个公司,我想听各位对此问题的看法。
高桥英治:
在日本动画协会和政府的数据应该是620多个,中国有这样十倍之多的公司,可能和市场规模不是直接联系的,在日本的制作公司也并不是单一的职业形态,他可能有很多多功能的公司。关于您指出这个问题,他一个是量的问题,就是市场的问题,可能还有一个品质的问题在里面,这个也是比较复杂,可能关联万千的,但是从数据来说您说的是没有错的。
路盛章:
我可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昨天我上海的学习班上,旁边是工商局的官员,他说中国现在有一万家跟动画相关的公司,其中有五千家是有实力的,但是这五千家不统统都是动画公司,包括做图形的,做房地产模型的也算的。我认为中国现在这种状况是和中国整个行业形势分不开的,因为政府在号召要大力发展动漫,想当年30年前中国的广告业,因为我是从广告业来的,这个形势很像想当年的广告业,广告业在80年代初的时候到90年代初的时候,广告公司是猛涨,很多学校全部都开广告专业,因为好分配。但是,中国广告已经经历了30年成熟了,动画产业是没有成熟,这个产业是不健全的,产业链没有完整,所以一哄而上都搞动漫公司,现在已经有447所以动画命名的院系,随着市场的发展会逐渐淘汰的。就像广告业一样,原来北京有3000家广告公司,上海有3000家,广州3000家,起码全中国是20000家,现在已经好了,这是一个发展过程,中国现在处在比较低的阶段。
提问:
我想问一下台上各位日本嘉宾,我原来是学动画的,我在学习过程当中也学过制片管理方面的课程,现在我成为了一名老师,在讲授的课程里面也涵盖了动画制片管理和动画市场营销这两门课,我特别想了解在日本大学里面是否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以及这个课程体系是什么样的,包括学习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以后找工作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就是他们到公司以后跟公司老板说我想应聘当动画制片,或者是想当一个动画的经理人,是否公司就会说好吧,你来做吧,还是说我现在只要制作人员。现在中国国内的情况是我的学生去动画公司也好,或者是游戏公司应聘相关管理位置的时候,他们都会说我们需要有经验的人,所以我们不会要直接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地他们都会说你会不会马雅,或者会不会3DMAX,都是想要技术的人才。所以,就存在一个教学和企业需求的矛盾,我想问在日本是什么样的情况。
七丈直弘:
首先谢谢您的问题。在日本培养制片人也是最近才开始的,也是属于一个实行阶段,可能将来这个环节会更为成熟,作为东京大学以外也是有几个学校在教这个课程,比如电影学院或者是有一些专科学校做专门的培养的制片人,有关学生的就业问题,的确大学四年级,当然我是在硕士这边,很少有毕业人毕业之后直接当制片人,还是要经过职业性的培养和职业性的锻炼才有可能成为职业的制片人。实际上在我们课程里面毕业的学生,很多刚毕业的学生给成熟的制片人当助手,有的时候是动画方面,有的时候是电影方面,都有这样的可能性。现状来说,有更多的需要,可能我们更需要专业制片人,但是作为企业来说,还是需要一种转换,可能需要一种思路的转换,目前来说还是需要比较有经验,可能一个新人来说完成这个转换是需要时间的,这些学生将来是有可能性的,但是直接当制片人的可能性不高。
还有企业和大学之间的关系来说,大学肯定是一个学术研究的机构,他和企业不一样,他可能需要的时间更为长期,而企业可能需要人才是短期的成熟起来,很快的成熟起来,大学的视点更长,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来培养这个业界,所以两者的想法是有差距的。我认为最重要的,可能比较深层来说的,我们需要有一个市场需求的迎合的问题,就是怎样更好把二者融合起来,可能是更任重道远的话题。
张晓东:
时间不够了,但是特别给爱之县政府最后一个问题。
提问:
大家都谈到了尊重原创的重要性大家谈到了,想问一下中方学者版权的问题,著作权的问题可能是又老又新的话题了,在某种程度上盗版是不是可以允许的?当然在每个国家都有这样一个经历之后才成熟,才能尊重版权的发展过程。在中国今后如何去尊重原创,尊重版权,这可能也是需要等待社会更加成熟,才能实现的一个目标,当然要先培育社会大环境是很重要的。中国也加入了WTO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也必须应该做一些严格的管理,这是我的感觉,就这点想听一下中方各位嘉宾的建议和想法。
李元君: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中国政府自从加入WTO以后,中国政府对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极其重视的,就拿图书来说,现在新闻出版总署对于打击盗版的力度很大,实际上文化部市场管理委员会对盗版打击力度也很大,但是确实中国社会改革开放30年,他需要一个过程,真是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还是挺漫长的。所以,实际上盗版问题对于我们行业问题也是非常之大,对于图书行业,尤其是动漫行业也是非常之大。现在政府的重视给了我们很重要的信息,此后我认为政府重视力度会越来越大,我们还是期望有一天我们市场会比较规范。
张晓东:
时间的原因,下午还有很多美国方面重要嘉宾演讲。所以今天上午日程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