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动漫-搜狐网站
动漫频道 > 从《死亡笔记》被禁看动漫在中国之惑 > 死亡笔记相关新闻

别让《死亡笔记》成为仇恨的种子

  引自日本的恐怖漫画书《死亡笔记》日前被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查封了,捎带着被勒令下摊的还有四五种不怎么太着调的恐怖杂志。打击这些恐怖类图书杂志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这些出版物未经过正规的出版程序,还有就是小出版商们探索恐怖类出版物的胆子太大了些,步子迈得太快了些。

对恐怖悬疑类出版物来说,此举也标志着出版管理部门对此类市场管理的力度得以展现。

  《死亡笔记》在校园中很是流行。据媒体报道,不少学生看了书之后,也买了笔记本在上面写下自己不喜欢的人的名字,以及各种死法。这在成人眼里是很荒诞的行为,而孩子们在写的时候,却充满了期待。不得不说这种期待令人恐怖——无论如何我们都不愿意,本来内心应该阳光灿烂的孩子,却充满着仇恨。虽然这种仇恨只是无目的的情感宣泄,但却很容易成为一粒种子,成为青少年正常成长的一种阻碍。

  近年来日本漫画在国内蔓延盛行,其受欢迎程度不亚于上世纪90年代日本连续剧在中国的影响。但与当年不同,当今以动漫为代表的日本流行文化影响的不再是成年人,而是正在发育的孩子。令人担心的,不是这些动漫作品传达出的观念(其实有不少动漫作品还是在倡导健康格调的),而是青少年无法正确理解其中偏为艰涩的思想。《死亡笔记》被改编为电影后在世界多个国家放映,成为日本恐怖电影的新代表作。对于《死亡笔记》以青少年的理解能力,他们只浅显地感受到了制服暴力的快感,而不能自拔。

  对于中国的青少年,人们一直有这样的担忧:学校醉心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忙碌着用金钱为孩子铺平人生的道路,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教育只见口号不见行动。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比起以前的孩子接受的新鲜事物更快、更多,与此同时,分辨是非和抵抗诱惑的能力却越来越低、越弱。这需要学校和家长参与进来,虽然表面上学校和家长占据了学生大多数的时间,却忽略了青少年最为薄弱的环节——心理需要。青少年时期的心理是最脆弱和多变的,也是最难进入的,赢得他们的信任是个艰难的过程,需要付出一定的精力和心神——这也是学校和家长疏于或懒于和孩子进行心灵交流的主要原因。正常的心理教育的缺席,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变得任性和恣意,一些不健康的观念往往会借助图书、网络和影视的载体被青少年所放大,这个时候采取打压的方式可能会收到一时之效,但若想治本,还需要多方包括青少年自身的努力。

  禁止《死亡笔记》的出版和发行,不意味着将恐怖悬疑类图书刊物一杆子打死。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优秀的恐怖悬疑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有锻炼青少年心智的功用。作为一种消费需求,青少年不会因为封杀基本图书和刊物就停止接触该类作品,网络的四通八达也增加了通过技术手段引导青少年的难度。对此我的建议是,学校是不是应该在相关的课堂中加入相应的教育内容,教会学生在阅读非常规范围内的图书时,保持健康的心态,同时帮助学生建立乐观的人生态度,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以及周边的人际关系。家长也尽量少用自身所谓的世俗经验来影响孩子,不要把在社会上沾染的污垢带到家庭中来,为孩子创造一个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若如此,孩子的笔记本上或许会多些阳光和欢笑,少些阴霾与仇恨。

  

(责任编辑:andy)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奥运 珠峰 福娃 母亲节 印花税 火炬 日本 赵薇 外遇 股票 金晶 陈冠希 谢霆锋 CNN 中国足球 张柏芝 姚明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