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广电总局将境外动画片禁播时段延长一个小时,此举再度引起热议 这两天,打开各大动漫网站,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广电总局:境外动画片禁播时段将延长》这一新闻,文章提到,从今年5月1日开始,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禁播境外动画片的时段由原来的17:00-20:00延长至17:00-21:00。
2006年9月份广电总局初次颁发境外动画片黄金时段禁播令的景象尤历历在目,这次禁播令再出,在坊间引起的骚动丝毫不亚于上回,而反对的声音尤占上风。但不少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观众不能由于自身感受而“误读”禁播令,而应联系中国国产动画的发展现状,否则不可能有客观的评价。
禁播令结出累累硕果 两次禁播令,看似只是“量”的递增,实际上它们是针对中国动画发展的不同阶段情况而采取的措施。广东动漫游戏产业研究中心张新雄告诉记者,2006年9月第一次禁播令实施,是为了打开国产动画的播出渠道。“在这之前,国产动画在与境外动画的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电视台基于对收视效果与经济利益的考虑,在黄金时段多会投播境外动画片,以吸引广告商。这对中国动画产业建设是非常不利的,第一次禁播令的目的是为了刺激动画片的生产,吸引投资商,可以说是从政策上给国产动画给予了保障。”
2006年对国产动画界来说是个充满福音的一年。除了境外动画禁播令之外,广电总局还将动画题材立项审批制度改为备案公示制度,缩短了动画投入制作的周期,给制作企业更广泛的动画拍摄题材的选择自由;与此同时,国务院转发了财政部等十大部委《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指出力争在5-10年时间,使中国动漫产业创作开发和生产能力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一系列措施为国产动画打开一片天空。据广东动漫游戏产业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在几项措施的共同推进下,国产动画的产量由2005年的42759分钟一下跃到82000分钟,2007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186部101900分钟,比2006年增长23%。到2007年年底,国产动画片的观众量已达到6亿人,比开播之初增长了5倍。同时涌现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卡通形象品牌。
两度禁播令不尽相同 禁播令实施一年多,对国产动画片发展的促进作用已赫然显现。在动画产业欣欣向荣的大前提下,第二次禁播令的颁发有着其特殊意义。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国际间的竞争已从经济竞争转变为文化竞争,动画作为一种跨越国界、跨年龄的文化产业,早已成为不少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比如美国迪士尼2006年的收益等于柬埔寨当年GDP的5倍,日本2006年的动漫出口产值是同年钢铁产值的3倍。相比之下,我国的动画产业依然是初生牛犊;广电总局为了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国动漫产业,颁发第二次禁播令,实际上为国产动画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持。
禁播令赢回时间与空间 第二次下禁播令,不少观众都对此表示质疑,尤其是从小接受日本、美国动画熏陶的80后、90后,反对之声更是挤爆了各大动漫网络论坛。但也有不少支持国产动画的观众介绍,每个国家都会对自己本国的民族文化产业实行不同程度的保护政策,中国观众们不必反应过激。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韩剧。韩国在扶持本土电视剧上做了很多政策性的工作,除了加大本土电视剧事业的投资外,还限制外国电视剧进口,几年内就造成了韩国电视剧市场的空前辉煌。
两度禁播令,对各动漫制作单位都是利好消息。一位动画经营者告诉记者,从过去一年多的经验看来,国产动画片在黄金档露脸,有利于传播,并惠及衍生品开发,同时,电视台对国产动画片的收购价也在逐步上调。还有的经营者认为,动画制作有它的规律和周期,一家动画企业很难因为禁播令的出台而立即制作更多动画片,因此一年多以前不少电视台和企业都认为国产片将会供不应求,从而产生一种“片源紧张”的舆论氛围,但实践证明,各电视台通过轮播、重播等合理播映方式,不仅没有形成当初“饥不择食”的惨状,而且在片源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各电视台对片子的选择已更加严格,这将直接促使国产动画制作水平的上扬。
禁播令不止“禁”还有“引” 在黄金时段失去了劲敌,是不是会让国产动画变得闭门造车?在这一点,许多网友都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国产动画片产业的式微,靠行政手段"地方保护"辅佐,看似支持,实则溺爱,是龟缩于行政羽翼不敢正面迎战世界动漫文化产业竞争浪潮,不符合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市场生态形势。”有网友提出,国家政策在为国产动画扫除了“障碍物”的同时,其实也将赖以借鉴的参照物也一并扫除。
但不少业内人士却对此不敢苟同。也许在幕前,外国的动画身影是消失了,但在幕后,却有国际技术在源源不断地补充——禁播令为国产动画杜绝了“外族竞争”的同时,也为国产动画送来了“国际伙伴”。由于两次禁播令都明确提出,中外合拍动画片要在这一时段播出,需报广电总局批准,因此国外动漫企业要打入国内市场,已不再是“赤裸裸”地投播,而是走上与中国企业合作的道路。比如第一次禁播令,就促成了好几个合拍动画片,比如《中华小子》、《独脚花园》、《宝葫芦的秘密》、《神兵小将》等。今年上海今日动画公司的动画新片《斯皮鲁历险记》更是得到了法国杜皮依(Dupuis)出版影视集团公司价值6000多万人民币的动画片合拍订单。通过这种合资合拍模式,中国的动漫企业在合作中学习到国外的优秀经验,成长起来。禁播的深层意义,就是让中国动漫企业喘口气,学着点,通过“拿来主义”将纠结在中国动画身上的硬伤、旧伤慢慢剔除。
观众对国产动画认识逐渐深入 有趣的是,尽管网络上骂声一片,但调查数据却表明,目前中国观众对国产动画的认知程度正逐年递增。有网站在一年半以前曾经做过一个“你认为境外动画片限播令加时后将会如何?”的调查,当时近7千人参加了调查,“盗版商和非法下载服务商都笑了”选项以超过60%的票数位居第一,而“儿童的心灵更纯净了”只有不足7%的投票率排在最后。时隔一年半,当该网将同一份调查摆到网民面前时,两天内就吸引了近七万人参加,而选择“儿童的心灵更纯净了”一项的居然高达91%,也即有五万多人投票。
同一个测试,为何会产生迥异的结果?有专家认为,该结果显示了一年多以来人们对国产动漫的认识变化。一年多以前许多人对国产动画的概念是很模糊的,这与过去二十多年来中国动画没有作为有关。因此动漫的直接受众——青少年的动漫价值观都明显地向国外倾斜。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市场试水,不少家长都开始关注黄金时段的国产动画片,加上近年来不少有颓废倾向的国外动漫屡屡被禁,而强调教育性的中国动漫刚好与他们形成明显对比。这直接形成人们对国产动画支持率的提升。“当然,目前中国的父母对国产动画开始接受了,但要80、90后的观众接受依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由中国国产动画和国外动画的差距决定的。”
(责任编辑: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