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津“神界”工作室一套新的漫画《三国演义》轰轰烈烈推出来,我便找来一本看。我并不十分懂得漫画,《三国演义》作为漫画书的品质,是否如这书宣传所说能成为“民族扛鼎”的之作,我不敢说,这是时间将证明的题目。
《三国演义》是 “神界”打造四大名著系列“新漫画”的头一套。第一套做《三国》,我觉得是作为商人的陈维东颇有心计的选择。四大名著其余三部,《水浒》有匪徒气,《西游记》有邪魔气,《红楼梦》有脂粉气,画起来格局小,可供施展的空间亦狭窄。唯独《三国》可以被拿来打造成一派凌然正气的作品,其中人物脸谱众多,角色塑造容易出彩;场景的设计,既能有桃园结义的精致,又有赤壁之战的恢弘,空间层次感与跳跃感容易显现。以这样一套“正气”并大气的作品做出品牌,再以这品牌促动后面三套后续作品的推出,想必就十分方便了。
以图书制作来说,这套书的各方面策划也十分到位。每本书除正文的漫画,又配两万多字的延展内容,包括文化知识链接、相关战争点评、古战场解说、古兵器图谱、拉页式的历史纪年表,史实与历史人物分析、战事地理图表等等,每种栏目,也都制作精良,这些简约不简单的历史百科,使这书的功能立体起来,策划概念中摆脱传统纯漫画书的意图一览无遗。图书装帧也颇重视,比如各章节标题选择清秀工整的启功体,这是一种连接古代正宗楷书与现代风骨的字体,用在这民族漫画上,搭配得当。
这种种策划是可贵的。陈维东先生看得出中国漫画是“缺乏规模,故事较弱的小农经济”,忧心于“一批漫画作者还在延续着这样的道路,他们固守着艺术理想,认为漫画是纯粹的艺术事业,他们沉迷于画技和个人艺术修为,对商业操作漠视或不得其门而入”,于是陈先生希望能靠自己的商业天才去“拯救”这些理想主义者。只是,他的路大约有些偏离正轨。
从《三国》漫画本身来看,并不能叫人满意。虽是画工精细,画面本身也能达到赏心悦目的水准,但叫我吃惊的一件事,翻完手头这一本《千里走单骑》,发觉其中人物的眼睛统统陷入失神的状态。漫画人物若想有参差的神情,必要从双眼中透射出来。不论是关羽与曹操各将领于战场上厮杀时应该凶狠暴躁起来的眼神,或是关羽降曹时曹操应该奸邪与幸灾乐祸起来的眼神,抑或关羽思念刘备时应当深情万种的眼神,统统变成了一双双单调而空洞的眼睛。我不晓得这眼睛要表达怎样的情绪,甚至不晓得他们的目光是看向哪里。
很显然,作为书商的陈维东先生,他十足的野心所关注的并非单纯的漫画书,而是如何将漫画作为一种原料,调配出一种能够撬动庞大图书市场的商品——他有些本末倒置了。真的好漫画是先有漫画家靠才情做出叫人赞叹的作品,然后商人才会依据这些作品做商业策划,并形成良性的互动。陈先生企图像做中国房地产一样做中国漫画,只是国内房产市场,房子再难看,买的人照样趋之若鹜,漫画如果质量逊色,靠一时的炒作支撑销量,似乎终归要出问题。
我想,太重视商业策划,大约就是书中人物“失神”的原因,因为画家根本不在表达自己,他们就是在描线、涂色、交作业。
作为畅销书的畅销,漫画版《三国演艺》完全可以贴上“民族”、“扛鼎”的标签,因为陈维东先生在畅销书的商业运作上的新概念,他打造畅销图书的诸般细节,他为自己工作室的主笔们购置豪宅并于四处进行声势浩大的宣传,值得所有书商学习。毕竟我国漫画产业道路如何走下去,各种方法终究要有人来尝试。
作为漫画书的漫画,我觉得若是忽视创作者本身的才情与笔法,没有扎实的故事与传神的人物描画,恐怕离真的好漫画还远得很。陈维东先生一味强调“规模化”,这必定使他最终无法培养出真的“漫画家”,他手下所能拥有的,永远是一帮高级画匠。若是不去除畅销书的浮躁,不能潜心于漫画品质的提升,不注重真的漫画家的培养,书做得再漂亮,终究免不了要被忘记的。
“神界”工作室有胆识做这样一套漫画,值得人们敬佩的。支持国内漫画的人,可以去买来看,毕竟这是国内的高水准。然而我觉得“神界”以及陈先生在漫画真谛的理解上,路还远得很。
富坚义博| 幽游白书同人漫画系列 少女动漫| 纯纯少女风美图
BLEACH| 死神BLEACH中各番队队牌 CLAMP| 临摹:阿修罗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