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壹周》——资讯传播价值·观点影响未来
| ||
产业要闻
1、《蓝调之歌》唱响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
6月9日至14日,2008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Annecy 2008 International Animated Film Festival)在法国东部城市昂西举行。该动画节始创于1960年,至今已举办32届,是世界顶级动画节展之一,也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国际动画评奖节。举办至今,昂西动画电影节一直致力于动画产业的开发,并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和提高动画作品的水平,现已成为国际动画业界和专家的关注焦点,每年吸引着数十个国家,数万名动画从业者及众多专业机构参加。
昂西动画电影节每年面向世界征集优秀动画作品参加评奖和展会,并组织电影首映、经典回放、作品展览等相关活动。本届动画节共有219部不同类型的作品进入终评。其中,有55部动画电影作品(46部短篇和9部长篇),45部电视动画片(41部系列电视动画片、4部电视特辑),44部商业片(4部科教与工业片、31部广告动画片、6部音乐录影带),75部在校学生作品及毕业作品。此外,还有68部非竞赛单元作品参展,其中包括56部短篇作品和12部长篇作品。最终,日本动画《积木之家》和美国动画《蓝调之歌》分别获得短篇动画和长篇动画最高奖“水晶奖”。综合来看,本年度动画电影节的评奖有三个特点:一是加大了对长篇动画电影的重视程度(动画节以往主要针对短篇动画),重心开始向长篇倾斜;二是今年参展的短篇作品整体制作水平下降,以至组委会不得不削减2个针对短片的奖项;三是不少好的短篇和MV作品没有参选或被选入,降低了电影节的可看性。
| |
根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改编的动画电影《蓝调之歌》获得本届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最佳长篇动画“水晶奖”。
除此之外,昂西动画节在1985年创办了首届国际动画电影交易市场(MIFA),这是一个以文化内容为基础的贸易市场,也是昂西系列活动中唯一一个集合了动画相关领域产业的商业活动。同时,MIFA也是一个动画制作工具、交互式视听器材和多媒体专业市场。此次参加国际动画电影交易市场的成员包括:电视、电影、网络制片人,动画片发行商,动画片购买方,电视台,动画制作工具生产商,动画培训学院等。动画节还建立了国际动画电影中心(CICA),其主旨之一是建立一个交互式数据库,以提供国际动画电影和动画公司的信息。自创办以来,CICA建立了设备完善、内容丰富的动画电影中心资料库,包括书籍、杂志、照片、音像制品集锦,目前已收集了超过18000部动画片,拥有超过15000家动画公司和27000名动画专业人士的资料。
本届动画节的特邀嘉宾国是印度。近年来印度动画的长足健康发展,以及它表现出的巨大潜力,使其得到了动画节组委会的关注。跟其他亚洲国家比较起来,印度动画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它从一开始便以3D动画制作为主,而不是以2D手工绘制的传统动画起步。这跟印度本身在电脑软件方面的开发与特殊优势分不开。看准了印度在这方面的强项,以3D动画市场为主的西方动画界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涌入印度市场。梦工厂已经在印度安营扎寨,迪士尼开始同当地最大的电影制作公司Yash Raj Films合作,连法国著名的三维动画制作学院Supinfocom也开始到印度办学。
6月14日,本届动画电影节圆满落幕,组委会同时宣布,第33届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将于2009年6月8日至13日举办。
| |
| |
| |
本届昂西动画电影节共有23部动画作品获奖,上图依次为:《积木之家》、《傻瓜与天使》、《模拟模拟:地狱的时装》
附:第32届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获奖名单
类别 奖项 获奖作品 国家
短篇动画电影 昂西“水晶奖” 积木之家(La maison en petits cubes) 日本
特殊荣誉奖 贝尔尼的娃娃(Berni's Doll) 法国
莫拉尼亚(Morana) 克罗地亚
评审团新人奖 积木之家(La maison en petits cubes) 日本
观众奖 分裂(Skhizein) 法国
国际影评人联盟奖 一个程度(Ona koja mjeri) 克罗地亚
Jean-Luc Xiberras奖(处女作) 画像在圣赫勒拿岛错过(Portraits ratés à Sainte-Hélène) 法国
sacem奖 KJFG No 5 匈牙利
评审团特别奖 夫人对门槛(La dama en el umbral) 西班牙
长篇动画电影 昂西“水晶奖” 蓝调之歌(Sita Sings the Blues) 美国
特殊荣誉奖 傻瓜与天使(Idiots & Angels) 美国
观众奖 三个强盗(Die Drei Räuber) 德国
电视动画作品 昂西“水晶奖” 模拟模拟:地狱的时装(Moot Moot :L'enfer de la mode) 法国
电视剧集特别奖 多才老鼠:猫薄荷、害虫控制器、绿洲
(Talented Mouse:Catnip、Pest
Controller、Oasis) 英国
电视特辑奖 天使步行(Engel zu Fuss) 德国
商业动画作品 科教与工业电影奖 Bibigon:Factually Fun Idents X 9 英国
广告与促销电影奖 Sony Bravia:Play-Doh 英国
最佳音乐录影带奖 Annuals:Dry Clothes 英国
毕业作品 特殊荣誉奖 旅行者(Le voyageur) 比利时
CANAL+FAMILY奖 Oktapodi 法国
评审团新人奖 Margot 比利时
最佳毕业作品奖 暗箱(Camera obscura) 法国
评审团特别奖 快乐终结(My Happy End) 德国
儿童基金会奖 休(Hugh) 法国
2、广州推进与香港动漫产业的合作
徐志彪副市长代表组委会致辞,鼓励穗港动漫界加强合作 |
6月17日,首届中国国际漫画节委会执行主任、广州市副市长徐志彪率团赴港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漫画节香港业界介绍会。此次活动旨在向香港媒体和动漫业界推介中国国际漫画节,加强内地与香港动漫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吸引香港动漫界参与此次漫画节,提高此次漫画节在境外乃至海外的知名度,并通过穗港强强联手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的加速发展。
香港业界与媒体对此次介绍会十分关注,来自香港特区政府、工商企业界、院校、动漫及出版企业和新闻媒体代表近200人到会。广州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书记周素勤、局长范旭,广州市科技局局长蔡刚强,漫画节组委会办公室成员、漫画节四大主体活动负责人等出席会议。香港漫画大师黄玉郎出席并发表致辞。
徐志彪副市长在致辞中指出,穗港两地在网游动漫产业方面的合作不仅具备坚实的经济基础,还具有丰厚的文脉土壤。他还强调,穗港两地都要把握CEPA深入实施的机遇,借助首届中国国际漫画节的举办,创造机会让更多的企业都参与进来,共同推动两地动漫业界的资源整合,树立起具有国际水准、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岭南特色的动漫产业新形象。
据悉,徐志彪副市长一行还拜访了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与其在加强创意产业合作方面达成了多项共识。经发局方面表示,已在研究部署本地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今年将会有比较具体的措施出台,力求把本地人才的创意转化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双方表示,穗港两地携手合作定能达到互利双赢。
3、小学馆携手集英社拓展动漫形象商品化业务
| |
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 |
| |
小学馆《周刊少年SUNDAY》 |
6月17日,日本集英社宣布,将对小学馆旗下子公司“小学馆制作”出资,购买其3%的股份,此后新公司将改名为“小学馆集英社制作”。新公司将以漫画、动画为中心,发展世界级别的角色商品化业务。新公司的业务领域为:通过VIZ Media进行海外出版、动画及电影、电视剧化的企划与制作,此外也负责数码动画的流通、角色与内容的版权管理等。实际上,新公司的职能也可以归纳为:主要负责因漫画而产生的二次利用、三次利用等业务。
据悉,“小学馆制作”成立于1967年,是小学馆以商品管理及版权管理为目的设立的子公司,现在除了在国内外担任角色商品化事业之外,也进行着动画及电视节目的企划和制作。该社拥有出自《口袋妖怪》、《哆啦A梦》等一批人气动画中的角色,2008年3月的销售额达到274亿日元,是出版社旗下负责角色业务的公司中最成功的一例。
小学馆和集英社分别拥有《周刊少年SUNDAY》、《周刊少年JUMP》等数部具有竞争关系的漫画杂志,此次在资金和业务上的合作将加深两社的关系。业内人士指出,此次事件是效仿在北美展开动漫事业并取得成功的VIZ Media的商业运作。据悉,VIZ Media是2005年由集英社和“小学馆制作”共同出资建立的公司,该公司将日本国内的动漫商品积极引入北美,取得极大成功,现在的销售额达到100亿日元。因此,此次集英社对“小学馆制作”出资并开展合作,可看出两社创建“日本VIZ Media”的野心。另一方面,集英社虽以《少年JUMP》为中心拥有众多热门角色,旗下却没有独自出资的角色业务公司,期望籍此与小学馆合作扩大自身角色业务。
4、《功夫熊猫》国内上映,周末票房过千万
| |
《功夫熊猫》在我国获得不错的票房成绩 |
6月20日,梦工厂耗时四年制作完成的《功夫熊猫》正式登陆中国。该片是继《花木兰》之后,好莱坞又一部以中国元素为核心的经典动画。这部颇具中国武侠风格的电影,上映之前便好评不断,除了强大的明星配音阵容、美式幽默之外,其出神入化的武打特技和生动逼真的视觉效果,都令其获得了较高的人气。此外,片中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也令人印象深刻,除了主角熊猫阿宝,大到山水背景,小到瓷器花纹,还有卷轴、汉服、兵刃、牌坊、庙宇、宫殿等等,对中国元素的刻画可以说是细致到了极点。就连梦工厂影片的开场LOGO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一个坐在月牙上垂钓的小男孩换成了一个穿唐装的猴子。
据悉,《功夫熊猫》的导演马克•奥斯本从年轻时就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化,尤其迷恋高深莫测的中国功夫。除导演外,为了制作这部动画片,制作班底也狂补中国课:他们不仅认真地翻看了从上世纪70年代起至今的大量港产功夫片,更是亲自上阵接受中国功夫的训练,并请来功夫巨星成龙为片中的动作把关。片中那些华丽的古代建筑和壮丽的山水风光,也是影片的美术总监Raymond Zibach花了8年时间钻研中国文化的结果。
《功夫熊猫》国内上映时间比全球首映晚了近两周,但影片累积起来的良好口碑已经在中国观众中造成“期待心理”,因此《功夫熊猫》在国内上映首日就全面爆棚。《功夫熊猫》在我国上映后,票房已经超过千万元,而它的全球票房早已接近2亿美元,业内人士纷纷预测该片将打破《花木兰》3亿美元的全球票房纪录。在该片上映前夕,“盗用中国元素”、“利用大熊猫在中国捞金”等抗议的声音亦有出现。鉴于这种情况,6月20日当天,四川院线方面曾以“部分观众对影片内容不了解而提出异议”为由暂缓放映该片。但从实际观影效果来看,越来越多的观众对这部好莱坞制造的“中国动画”表示出好感和兴趣。事实上,中国元素加国外技术是近年来动画影片的普遍趋势,其中,中国元素是主流,但国外技术和好莱坞运作模式则是让动画形象长久发展下去的重要途径。二者只有找到一个恰当的方式结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5、《风云决》即将上映 国产动画再次冲击银幕
| |
根据经典漫画改编的动画电影《风云决》将于7月19日上映 |
6月20日,武侠动画电影《风云决》在上海电影节期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这部历时5年,耗资1000万美元的动画电影将于7月19日在全国上映。香港漫画大师、“风云之父”马荣成与该片导演、香港电影金像奖得主林超贤齐齐亮相发布会,为影片宣传造势。
《风云决》改编自香港漫画大师马荣成的经典漫画作品《风云》,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和深圳方块动漫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作为一部重量级的投资作品,该片在制作上运用了二维结合三维的动画技术,制作期长达5年、超过20万张画稿、使用纸张3吨、涉及香港和内地400多位工作人员,总投资超过1000万美元。
在国际市场,投资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的动画电影并不少见,但对于国产动画电影来说,很少能达到这一量级,根本原因来自市场回收的难度。就在前几年,投资巨大的《魔比斯环》在国内仅取得几百万元的票房。但《风云决》的投资方似乎很有信心——该片的宣传从5月初已全线铺开,并且宣传手法和力度都很到位:不仅在央视电影频道投放硬广告,与全国各大电视台几乎都有相关的内容合作与广告投放。在今年3月举行的香港电影节上,《风云决》举行发布会宣布了配音明星阵容,包括童自荣、任贤齐、谢霆锋、刘璇在内的多位明星将为《风云决》“献声”。在这部多达80多个角色的动画影片中,配音明星多达28位。与此同时,影片投资方还计划在上映前举行大量地面活动,做到“周周有亮点”。
关于影片资金回收,投资方的预期是:内地市场约占30%,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市场占40%,海外电视台和DVD市场,约占10%-20%,其余部分将依靠后期产品回收。其中,授权产品大约占20%,该片将在图书、玩具市场进行开发,会陆续推出剧本书籍、电影原画绘本等产品。
6、《漫友大画集•5.12感动特辑》上市义卖
继漫友文化、腾讯动漫、搜狐动漫等联合发起“让漫画感动世界•中国千名漫画家抗震救灾总动员”大型爱心活动后,漫友文化集合其中优秀作品,调动骨干编辑力量,加班加点进行赶制,策划编辑的《漫友大画集•5.12感动特辑》,日前已震撼上市。
| |
汇集众多动漫名家作品的《512感动特辑》将义卖赈灾 |
《5.12感动特辑》近200页,全彩印刷,封面大气恢宏,气宇轩昂,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情感与爱国热情,鲜活的形象令赈灾场面呼之欲出。该书内容精彩,汇集了当前中国最全最强的动漫名家,包括中国港台漫画大师黄玉郎、马荣成、蔡志忠、敖幼祥、朱德庸,国内著名漫画家姚非拉、Benjamin、阮筠庭、客心、聂峻、猪乐桃、寂地等人的作品。除囊括部分在互联网发布的优秀作品之外,漫友文化还专门邀请部分著名漫画家重新精绘,力求精益求精。此外,来自马来西亚等地的爱心原画,也被正式收录其中。
据悉,在“5•12”大地震发生之后,漫友文化特意启动了名为“心出发”的心灵救助行动,以展开漫画赈灾为主,将持续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作为“心出发”心灵救助行动的组成部分,《5.12感动特辑》将以义卖形式售出,所得利润将通过广东省慈善总会无偿捐赠给四川灾区。同时,所有为《5.12感动特辑》供稿的漫画创作人,应得稿费也会悉数计入画集销售利润,一并捐献。
7、日本欲建立动画评论研究体系
日前,日本著名科学杂志《唯物论研究》在6月发行的第104期上,刊登了一个名为“动画评论的出埃及记”的特辑,其目的是为了向世人显示“什么是动画批评”。相比同样新兴的职业影评家,从事动画评论的人却没有一个专门的职称,实在令人遗憾。此次《唯物论研究》杂志以一种学术的态度来研究动画评论,对从事此工作或所属职业涉及此范围的人来说,可说是一个福音。
| |
动画评论可以涉及多个方面,如动画的社会性和人文因素 |
《唯物论研究》的这个特辑是以年轻动画评论人为中心展开的,也有一线动画人的参与。动画演出家山本宽、现代娱乐文化评论家更科修一等人也就此展开讨论。此外,从事文化研究的清水知子和编曲家高山博也从异文化角度探讨了动画评论。此特辑以动画评论为主题,一路谈及音乐、CG动画、萌等数个较小的领域。该特辑共有175页,其页数之多,在同类杂志和动画杂志中都很少见。
一直以来,日本动画以娱乐类作品为主,这些作品的评论则多以字数和业绩来区分优劣,并没有特定的标准,也谈不上专业。各种动漫相关杂志、网站上的动画评论多以角色性格和情感等为切入点,以主观入手,而关于动画的结构、社会性、人文因素等客观属性则极少谈及。在这样的状况下,此次的特辑将为动画评论事业开创学术性先河。相信以研究学术的态度来评论动画,动画评论有朝一日也能上升至专业的高度。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