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对百名中学生调查发现,外国动画片及突出个人力量为内容的动画片颇受孩子喜欢
记者齐平/报道
如果你的孩子正处在儿童期,那么像《火影忍者》、《奥特曼》、《虹猫蓝兔七侠传》等这些动画片的名字你一定不会陌生,说不定在闲暇时间里,你还陪孩子看过几集,而像一些国产的体现亲情、友情、有教育意义的动画作品如《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的故事》、《哪吒传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等经典作品,似乎正在悄悄地离我们远去。
|
孩子:电视演啥就看啥
“我看动画片是因为它好玩,画面动来动去的,里面的人表情特别逗,说的话也很好玩。”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表达自己对动画片的感觉时说,只要电视里放了新的动画片,他都会特别感兴趣,虽然有很多动画片他还看不懂,里面的人物对话也有听不懂的,但是他都会学着说,就因为不懂,说出来才觉得更好玩,班上的同学很多都学说动画片里那些听不懂的话,一说出来大家都觉得很好笑。
老师:对动画片“来者不拒”
“动画片在视觉上给孩子非常大的冲击,他们特别喜欢这种形式,但是由于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还非常初级,无法选择对自己成长有利的动画片,所以一直是在被动的接受媒体上播放的东西。”长春市一家小学的班主任周老师说,在班上的同学几乎都在看这些外国的动画片,就连老师也能背出一大堆的名字,那些中国传统的、在国际上获大奖的动画作品,孩子们也都看过,但是跟外国动画片相比起来,少了很多新奇的东西,所以不那么吸引眼球。
家长:部分动画片腐蚀孩子心灵
王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四年级,她发现有时候孩子在看一些“乱七八糟”的动画片,“那动画片里说的话有的都不堪入耳,太成熟太社会了,还有一些色情的,像《蜡笔小新》什么的,里面的话大人听了都不好意思,孩子还在那儿看得津津有味的”。王女士表示很无奈:“电视放什么节目我们也没有选择权,它演啥孩子就看啥,我们做家长的真怕这些不好的东西腐蚀了孩子的心灵啊!”
专家:外国动画片与传统文化不符
长春市译心心理咨询的乔凤杰咨询师认为,出自不同国家的动画片是不同国情的反应,里面渗透了相应的人生观、价值观,外国的动画片里体现英雄主义、张扬个人力量的居多,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仁爱、孝道的文化氛围很不协调,对孩子的引导往往背离了社会的需要。还有一些动画片为了追求商业利润、吸引孩子的眼球,制作出一些不适合他们年龄的动画片,过于成熟化,孩子在看的时候虽然不懂,但是由于还处于对事物初级理解的阶段,内容不好的动画片容易在思想上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再慢慢渗透到儿童的思想里,对孩子未来的影响是不利的。
百名中学生问卷调查
平时喜欢看的动画片:
突出个人力量45
%张扬英雄主义30
%体现合作精神20
%培养爱国情怀15
%动画片出产地:
日本40
%欧美30
%中国30
%喜欢看的内容:
轻松搞笑70
%科学、幻想20
%寓言故事、教育片 10
%能理解动画片的数量:
看不懂,但情节、画面吸引人55
%理解得模棱两可 30
%能看懂15
%作者:佚名
|